香港傷健協會於3月16至17日假啟德AIRSIDE舉辦《顧・事Story C》照顧者藝術展覽,透過藝術創作讓照顧者表達他們在照顧歷程中的心路歷程及背後的故事,藉此讓社區人士關注照顧者的精神健康。展覽以視覺藝術配合互動元素及感官元素,展出和諧粉彩、平面繪畫、手工及立體創作等超過30件藝術品,並由精神健康大使及導賞義工,為參觀者細說作品背後的「顧」事。
創作者之一的淑娟需要長期照顧年過九旬的媽媽。她指,媽媽的性格較獨立,怕打擾到人而不太願意被幫助,家人見她行動不便想撐扶她,她也會甩開別人的手。但近來性格因病而轉變,少了責罵別人,多了像小朋友般倚賴人,會想有人餵食,也不再抗拒觸碰,讓淑娟幫忙塗潤膚霜和藥膏等,讓母女之間有更多從前沒有的連結。她指,照顧媽媽不算勞累,反而她很珍惜母女相聚的時光。
是次展覽將展出淑娟製作的櫻花洋甘菊味香水,她形容味道清新柔和,花香味給予她一種猶如春天滿有希望的感覺,令她想起了媽媽性情的轉變,她希望可以像媽媽一樣,性格變得更柔和,因為她在照顧其他家人時亦常常勞氣,容易暴躁,想指責家人,照顧媽媽的經歷提醒她要留意自己作為照顧者的心境。
創作者 Cathy面對女兒發展遲緩的狀況,她常經歷掙扎,既希望讓孩子輕鬆享受童年,又擔心女兒跟不上學習進度。她參與藝術創作時亦經歷類似的矛盾,既期待每次的創作,但也為自己的作品不夠完美而憤怒、失落。她在過程中亦察覺到原生家庭的經歷一直牽動著自己的情緒,令她追求完美,把自己和女兒迫得太緊,影響親子關係。創作有助她面對內心的恐懼,好好照顧自己,才有更多力量去愛惜家人。看着流體畫創作中顏料的自然流動,她領悟到人生雖然變幻莫測,事情也許不受自己控制,但一日未到終點,仍可保持希望。
創作者素貞與丈夫同住,夫婦二人均是小兒麻痹症患者,素貞平時以輪椅代步。兒子升讀中學期間,她的丈夫患上鼻咽癌,要剝牙接受電療,長達半年的時間經歷口腔和皮膚潰爛。素貞每天早上都會到街市買最適合家人的食材,煮一些容易吞嚥的食物給丈夫,亦會幫他洗頭,照顧丈夫和兒子的起居生活,一手包辦所有家務。她表示,即使每天都忙於煮飯洗衫、打理家居,但讓家人「有一啖安樂茶飯食」,是她的幸福。是次展覽素貞將透過聲音,分享了她為家人準備湯水的點滴。展覽中亦包括了不同的氣味裝置,讓大眾可以身同感受,了解照顧者日常的生活。
活動吸引了不少公眾參與,並於展覽中的留言區寫下不少窩心字句為照顧者打氣。感謝各位義工及參與創作的照顧者,一同為展覽付出,透過藝術品訴說照顧歷程的感受。同時,協會亦於16日在AIRSIDE內Ideaology咖啡室舉行「融愛傳承-照顧者精神健康支援計劃」精神健康大使成果分享會,回顧計劃點滴。
香港傷健協會服務總監鄒頴詩表示,照顧者在照顧歷程中為了要處理各種事務和照顧好家人,往往會忽略了照顧自己的感受。是次展覽希望透過表達藝術, 讓照顧者在舒適和安全的空間中創作,抒發內心感受,提升自我覺察,探索內在思緒,與自己對話,讓照顧家人的路上重新得力,尋回積極信念。香港傷健協會希望藉此讓大眾明白人人都隨時成為一位照顧者,照顧者的角色近在咫尺,他們的心聲亦尤其重要,希望社會上更多人關心身邊的照顧者,友善對待及體諒其處境。
特此鳴謝場地伙伴南豐集團下的「世界之約」、以及Ideaology,讓是次活動完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