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文章

焦點文章

煩事乜乜乜.4【煩事看日落】

每天都有日出日落,城市人卻甚少抬頭觀看。即或看見,我們打個卡上載社交媒體,就再低頭刷手機,沉落在營役中。

Joseph,卻鐘情日落,一星期總要欣賞一遍。他說,One day one sunset is better than 5 times psychotherapy !! 一日一日落,晚晚瞓得落!!!

他來自馬來西亞,以前是個生意人,20年前來港後,轉行做社工,開始進修心理學,近五年創立了一所完形療法中心。平日的工作是做個人輔導,周末就帶小組做導師。

自從2020年疫情起,他養成一個習慣,只要一有空間,他就離開輔導室,拿着相機,走進大自然,捕捉光與影,靜看日與夜的交替。大自然是他更大的輔導室,但被輔導的是他自己。

「輔導時聽到好多傷痛,你問我點承載,我就選擇回到源頭。」他說的源頭,就是大自然的懷抱,在那裏陽光照耀、樹影婆娑、微風吹拂、高山大海、生氣盎然,既多元又包容。「傷痛源自割斷和孤單,進入大自然,你會重新有被接納、互相連結的感覺。」

承載傷痛,繼而讓它可以流動,這是一種療癒;心理之所以留下創傷,就因為情感超於負荷,生命的能量都被凝固冰封。Joseph 強調:「人的煩惱,不是面對傷痛,而是面對不能表達的傷痛。」

在他看來, 傷痛是生命的必然,就像有光就有影,有陰就有陽一樣。他到大自然攝影,最喜歡拍攝陽光下的樹葉,他領悟到如果樹葉拒絕了光,就不能被看見,但只有光沒陰影,光也不能被展現,看似矛盾的東西,在自然是包容且共存的。「所以, 假如我的 client上來,說不希望再有痛苦,我會告知對方:我幫佢唔到。因為痛苦既是人生必然,拒絕痛苦,就是拒絕人生的一部分。」

他說起他輔導的其中一個個案,她跟一個長期焦慮的爸爸生活多年,受盡苦頭。「有一次她跟我說,最近發現生命原來有那麼多負面的東西。起初我還擔心她,但原來她想說,以前她遇到負面的東西,不是扮積極拒絕看,就是發脾氣,現在她夠膽直視和面對 。這就是成長。」能直視傷痛,接受是生命一部分,這是輔導員對受助者最大的期望。

說回夕陽,看着它西下,直視黑暗,豈不傷感?「夕陽是一天中最燦爛的,記着這美麗的一刻,即使現實可能睇唔到出路,卻給我信心面對艱難和黑暗。」來自馬來西亞的Joseph,廣東話說得文皺皺的。

他帶着詩意說,看着在黑暗中徐徐消散的夕陽, 記着那刻的燦爛,這是一種美善的保存,這份保存就是面對艱難的韌性。是故, 一日一日落,晚晚瞓得落!!!

#selfcare #煩事 #凡事 #自我關顧

#面對不能表達的傷痛 #記住生命中的燦爛 #韌性

#dearmyself #日落

「Dear Myself」 自我關顧推廣計劃:http://phab.hk/dearmyself

你有跟自己做好朋友,好好關注內心,照顧自己嗎?香港傷健協會透過「Dear Myself 」一系列活動及展覽,在社區推廣自我關顧的健康訊息,與您細說人生「煩/凡事」,一同走上自我關顧之旅。

【煩事乜乜乜】系列:心有煩惱,見攰要唞。六個人生不同階段的訪談,分享自我關顧的經歷,讓大家在煩事中找到啟發與成長。